企業永續

環境

極端氣候及天災好發頻率漸增,影響地球能資源的供需平衡,也對企業營運造成不同程度的風險與衝擊。欣陸投控以核心本業落實環境保護的精神,透過營運場域節能減碳、推動綠色建築、投入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以實際行動減緩營運所帶來的環境衝擊。

永續環境

持續提升能資源利用效率,使用對環境負荷衝擊低的再生物料

了解更多

氣候變遷治理

洞察氣候風險與機會,因應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影響,邁向低碳營運願景

了解更多

環境教育

推廣與環境共存的生活態度,致力實踐「環境教育法」的精神與涵義

了解更多

永續環境

能資源管理

欣陸集團為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持續優化能資源管理政策,推行一系列節能減廢行動方案,力求能資源的合理配置與使用效率的提升。本公司聚焦五大面向:「辦公大樓環保節能」、「業務據點的綠色作為」、「綠建築」、「再生能源投入」以及「提高水資源處理效率」訂定管理機制與行動計畫,由於集團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自外購電力(範疇二),能源管理成為實現低碳轉型的關鍵,透過數位工具建立能源基線與即時監控系統,優化能源管理與資源利用,並將產品生命週期的影響納入建築設計與營運場域規劃,以達到減少能源耗用與溫室氣體排放的雙重目標。

欣陸集團施行之能資源管理策略如下:

面向管理策略
辦公大樓環保節能
  • 落實綠色採購政策,運具電動化與高能效設備導入
  • 無紙化工作流程及智慧監控控制
  • 進行節能診斷及改善
  • 施行出租不動產之節能改善方案
業務據點的綠色作為
  • 運用BIM技術優化營建工程效率
  • 導入系統模板工法,優化施工流程與減少建材耗用
  • 因地制宜的整合式管理策略,最佳化能資源利用效率
  • 推行節能工務所、導入能源管理平台及儲能設備,強化能源管理及節能效果
綠建築與智慧建築
  • 設備、房型模組化
  • 原生樹種的綠帶優化
  • 導入生態工法、綠地透水鋪面設計
  • 建築外殼節能設計
  • 建築效能評估
  • 產品生命週期延續
  • 電動車充電站設計
  • 節水設備與雨水回收
  • 循環經濟設計原則
  • 提升綠建材使用
再生能源投入
  • 沼氣回收再利用
  • 建置太陽能及風力發電系統
  • 投入再生能源事業項目
  • 提升再生能源使用量
提高水資源處理效率
  • 提升污水及再生水處理效率
  • 智慧電表監控即時用電
  • 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
  • 提升用電管理的效能

原物料資源管理

欣陸集團持續強化原物料資源管理,致力於降低對自然資源的依賴與衝擊,各項原物料資源管理策略如下:

管理策略內容
原物料使用的統計與追蹤
  • 利用數位工具掌握原物料的採購,定期追蹤原物料市場變化,同時關注新興建材發展趨勢,適時調整
循環經濟模式的應用發展
  • 以南港機廠基地社會住宅案之BS 8001 循環經濟實踐經驗為基礎,發展循環經濟應用方案
工法的研發及營運模式改良
  • 創新施作工法、營運模式及服務流程精進,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物料損耗、降低廢棄物的產生
廢棄物的追蹤管理
  • 各類廢棄物均妥善規劃減量、分類、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等措施,並委託政府合格立案的廢棄物清運廠商處置,依法追蹤廢棄物後續流向
水資源的再利用
  • 定期追蹤各營運據點的用水行為及節水效率;深化水資源處理專業,持續精進水資源處理能力

在上述管理策略之外,本公司亦關注全球永續發展議題。在綠建材使用上承諾達到高於法令規範的比例,優先選用具有節能、環保標章的住宅設備,堅持打造對環境友善、兼顧安全及舒適度的住宅空間;對於日常營運的辦公設備與用品,也將環境與社會層面的考量納入採購決策,提高集團綠色採購成效。

廢棄物管理

欣陸集團營業活動產生之廢棄物主要為營建廢棄物、生活垃圾及污水處理程序產生之有機污泥,其中,以占比達56.8%的營建廢棄物為大宗。集團致力於從源頭減少資源耗用,進而降低廢棄物的產生量;針對各類廢棄物均妥善規劃分類、重複使用、回收再利用之措施,並委託政府立案合格的廢棄物清運廠商處置;此外,集團持續精進污泥減量技術並追蹤污泥減量績效,透過濃縮、消化、脫水、乾燥的處理程序減少污泥量,訂定2027年營運總污泥減量達4,500噸/年之目標。2023年廢棄物管理行動如下:

行動方案內容
下腳料回收再利用
  • 一律採用定尺料進行鋼筋加工,避免須於現場進行裁切作業
  • 要求協力廠商回收再利用施工下腳料
  • 收集並統一管理鋼筋下腳料

改良粉刷工法及材料選擇
  • 改良傳統粉刷工法,並採用乾拌式、袋裝材料,易控管用量及品質,減少廢棄物產生

假設工程重複使用
  • 租用安全圍籬、施工架、安全支撐及施工構台等,工程結束後,回收、重複再利用

提升預製組件使用、模組化比例
  • 引進新工法及設備,精進施工先期規劃計畫,以減少廢棄物產生
  • 採用系統模板,增加模板重覆使用次數

強化廢棄物管理及數據品質
  • 導入智能秤設備,落實記錄生活垃圾與資源回收重量等相關資訊
  • 廢棄物清運及處理廠商須提供廢棄物淨重等相關佐證資料
  • 落實廢棄物分類、回收再利用的管理措施,定期檢視廢棄物減量成效

廢棄物協力廠之選商與議合
  • 選擇具備分類、回收再利用之高效能設備的合格廢棄物處理商,在前端處理過程便提升資源回收率,以減少最終焚化或掩埋處理的廢棄物量
  • 透過供應商訪商、定期評核機制,檢視廢棄物處理廠資源回收率成效

2023年度集團廢棄物合計達45,219公噸,每百萬元營業額之廢棄物密集度為1.48公噸。本公司廢棄物100%離場處置,並依法追蹤廢棄物的後續流向;當中,約47%進行清運處置,24%作為再生利用。


註:2021-2023年度廢棄物盤查邊界包含集團總部大樓、大陸工程工地、大陸建設在建建案、欣達環工營運據點及工程營造據點

2023年度集團污泥減量達5,364公噸,污泥減量績效較前一年度提升53.6%,年度減量目標達成率118%。

水資源管理

欣陸集團關注水環境的變動,於取用水資源時,皆綜合考量政策法規、環境風險及業務需求,力求有效調度與合理配置,並透過省水器材、給水量調節、中水回收再利用與惜水行動,持續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為強化水資源管理,集團亦記錄各營運據點的用水行為、取水種類、取用水量及排水量。

2023年度集團用水量共計336,694度,每百萬元營業額之用水密集度為11.00公噸。其中,約72%用於工程,水資源處理營運用途則占23%。總用水量及用水密集度較前一年度上升,主係本年度新增較多工程專案並擴編人力,致使生活用水與工地用水均增加,而營業用水則較前一年度下降14.3%。


註:2021-2023年度水資源盤查邊界包含集團總部大樓、大陸工程工地、欣達環工營運據點及工程營造據點

另一方面,欣陸集團實施水資源的回收再利用,中水主要用於營運設備使用及清洗、再生水處理進流水、污水處理池用水、環境清潔、溼地補水、路樹澆灌等,除降低自身營運對水資源的消耗,亦提供予外部單位作為洗滌、掃街或行道樹澆灌用水。2023年度各水資中心皆達成中水回收再利用量之目標,合計中水回收量為62,095,941公噸,較前一年度成長約55%,中水回收率達54%,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氣候變遷治理

氣候風險管理

面對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影響,欣陸集團導入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架構,透過「辨識」、「評估」、「確認」、「執行」四大程序,持續監控與管理氣候風險與機會,確立集團氣候風險清單,制定相關管理行動計畫,規劃衡量及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關鍵指標。

欣陸集團每年定期召開各層級跨部門工作坊,執行氣候風險與機會之調查分析,鑑別各項氣候風險對於事業體在業務、策略、財務層面的影響和時間範疇,以及衝擊度、脆弱度、發生可能性等評估構面。在考量集團事業發展策略、各事業體財務影響度等其他因子後,繪製風險矩陣圖,以作為決定各風險與機會項目的佈署優先次序、擬定因應策略和後續管理行動計畫的依據。

依2023年度辨識及評估結果,顯示氣候風險在短期(未來5年內)及中期(未來5-10年)對集團產生之影響較為顯著,包含:轉型風險5項、實體風險1項。本公司針對重大氣候風險項目,積極擬定各事業體在商務策略、業務模式、合約機制等層面的管理行動策略,並訂定相關指標和目標,強化氣候議題與營運策略的結合,確保有效控制氣候風險。

2023年度氣候風險評估矩陣圖

2023年度氣候風險與機會項目、財務衝擊評估及管理行動策略

類型氣候風險項目財務衝擊管理行動策略機會
轉型風險原物料成本增加
  • 營業成本增加
  • 加強原物料採購相關之研究與事前部署,強化原物料之識別、
    管理與應變,並優化採購及商務策略

  • 價值工程
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增加

低碳科技轉型之成本支出
  • 營業費用增加
  • 資本支出增加
  • 強化科技導入營建與數位工具開發,並調整產品設計及服務模
    式,提升能資源利用效率

  • 持續開發符合循環經濟原則之產品及服務方案
  • 創新技術與工法研發
  • 加強產官學合作,進行技術、知識、最佳實踐經驗之分享
  • 價值工程
  • 勞動力進化
  • 擴大再生水及再生能源使用
  • 創造永續商業新服務與產品
加強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義務
  • 營業費用增加
  • 遵循ISO 14064-1持續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定期揭露溫室氣體排
    放資訊

  • 增加利害關係人的正面回饋與認同
  • 強化監測氣候與能源風險,增加營運韌性

造成利害關係人的顧慮與負面
的回饋

  • 營業收入減少
  • 資金成本增加
  • 持續將ESG議題融入決策與商業模式,創造永續價值
  • 定期揭露ESG管理作為與成效,持續強化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
    與交流

  • 強化品牌價值,提升公司聲譽
  • 增加利害關係人的正面回饋與認同
  • 擴大企業影響力
實體風險平均氣溫上升
  • 營業收入減少
  • 營業成本增加
  • 營業費用增加
  • 持續精進與落實熱危害預防措施及設備投資,並強化員工熱危
    害認知及應變教育訓練

  • 加強營運所在地之氣候趨勢評估,精進資源佈署與應變
  • 強化新興建材之研究與效能驗證及評估
  • 綠建築設計及營建
  • 建造具韌性的基礎設施
  • 擴大再生水及再生能源使用

2023年度氣候風險關鍵指標

集團用以衡量及管理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的關鍵指標如下列示,各關鍵指標之短中程設定目標與2023年度實踐情形請參見永續報告書1.3利害關係人溝通與重大主題分析及對應章節。

指標項目永續報告書章節
永續產品設計與服務提供
  • 綠建築設計及營建
  • 智慧建築設計及營建
  • 再生水供應
  • 循環經濟
第三章
第五章
營建技術與工法
  • BIM之設計及施工應用
  • 系統模板使用
  • 循環經濟
  • 機電模組化
物料選擇與使用
  • 綠建材使用
  • 綠色採購
能源使用與再生能源
  • 能源使用基準之建立、監測與改善
  • 節能工務所的規劃、設計與效能驗證
  • 導入能源管理系統與工具
  • 再生能源之生產與使用
第五章
廢棄物
  • 廢棄物減量、分類、回收與再利用
  • 循環經濟
  • 系統模板使用
溫室氣體管理
  • 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
  • 再生能源之生產與使用
  •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水資源回收再利用
  • 中水回收再利用
  • 再生水系統回收率
利害關係人溝通
  • 促進與利害關係人的交流與分享
第一章

溫室氣體管理

對於全球暖化所導致的企業風險,欣陸集團採取積極行動,將氣候議題納入集團各面向的策略制定及管理決策考量,並依各事業體之產業特性與商業模式,訂定短、中、長程溫室氣體管理行動方案與目標,包含但不限於:建置溫室氣體排放量化機制、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提升能源管理效率等;此外,集團亦評估再生能源相關事業的布局。

為掌握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欣陸集團自2021年起分階段導入ISO 14064-1:2018溫室氣體盤查標準,朝向合併財務報表公司邊界範圍推行。截至2023年底,完成欣陸投控個體公司、欣陸管顧個體公司以及主要營運據點的溫室氣體盤查;欣陸投控個體公司及臨海水資源中心分別通過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股份有限公司(BV)及台灣檢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GS)驗證,取得2022年度溫室氣體查驗聲明書。欣陸投控個體公司、欣陸管顧個體公司於2024年4月3日通過台灣衛理國際品保驗證股份有限公司(BV)對2023年度溫室氣體排放的查驗。

本公司將持續精進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舉措、旗下各事業體的減碳方針與行動計畫,力求減緩與適應氣候變遷衝擊,逐步實踐低碳營運願景。

溫室氣體排放情形

欣陸集團以積極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定期檢視各類能源使用量與溫室氣體排放情形,掌握整體排放趨勢與能源使用效率,作為溫室氣體排放管理與研擬行動方案之依據。

2023年度,集團於範疇一與範疇二合計溫室氣體排放量為52,497.96公噸CO2e,範疇三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8,335.12公噸CO2e;合計範疇一與範疇二計算之每百萬元營業額之溫室氣體排放量為1.72公噸CO2e。


註:
1. 各範疇於各年度盤查邊界的設定及計算之詳細資訊,請見2023年永續報告書第101頁
2. 範疇三為依據ISO 14064-1:2018標準進行評估,統計數據包含的量化類別為:(1)外購能源之上游排放、(2)廢棄物處理服務、(3)下游租賃資產之電力使用、(4)員工商務差旅、(5)大宗物料採購之排放

溫室氣體減量行動及成效

欣陸集團制定的主要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策略如下:

  • 營運場域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建立能源基線進行節能控管
  • 優化能源使用效率,定期分析設備能耗,汰換低效率、高耗能設備
  • 落實綠色採購,優先考量具先進節能技術規格的設備機種及低碳循環物/材料
  • 推動沼氣回收再利用,並持續規劃導入風力、太陽能發電設備,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
  • 於建築設計階段,聚焦提升建築營運階段之能效,納入綠建築外殼/照明/設備等節能設計考量
  • 在建築生命週期的各階段,採用最節約能源、最少利用資源與最少廢棄物產生的方式營造安全、健康、舒適、效率、環保及低環境負荷的居住空間,並達到人、建築與環境共生共榮且可持續發展之目標
  • 強化科技導入營建與數位工具開發,並調整產品設計及服務模式,提升能資源利用效率
  • 開發符合循環經濟原則之產品與服務方案
  • 創新技術與工法研發
  • 運具朝向電動化

2023年度集團可量化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成效為1,046.86公噸CO2e,較前一年度之789.32公噸CO2e成長32.6%其中以沼氣回收再利用之節能成效最為顯著,其次為太陽能發電系統。未來集團將持續推展再生能源系統之建置與使用,並監控各類型能源使用量與溫室氣體排放情形,精進碳管理策略,推動溫室氣體減量計畫。

環境教育

欣陸集團以環境工程和水資源處理專業,提供再生水處理、污水處理等水務工程統包服務,旗下各水資源中心持續為臺灣水資源的永續發展及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此外,本公司亦積極促進產、官、學界交流,透過工程經驗分享與技術展示,推動專業人才培育;並定期舉辦相關體驗活動、宣導、課程與水資源中心導覽,推廣水資源的重要性。

2023年度集團共辦理143場環境教育相關活動,服務共4,308人,服務人數較前一年增加136%;自2019年以來,累積服務人數達15,476人。

 

水資源(回收)中心

集團目前營運之的水資源回收中心共有五處,分別服務以下區域:

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

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每日處理5.6萬噸生活污水,服務範圍涵蓋淡水都市計畫區、淡水(竹圍)都市計畫區及淡海新市鎮特定區都市計畫區,共94,684家戶。中心堅持以經妥善處理後優於法規水質標準之放流水排放入公司田溪,為居民創造美好生活環境與河岸親水空間。

淡水水資源回收中心之建築本體取得綠建築銀級認證標章,符合基地保水、節能減碳、廢棄物減量等多項綠建築指標項目。秉持「與環境共生」、「與自然融合」的核心精神,持續辦理水資源環境教育課程活動,於2021年7月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成為兼具水資源永續使用及教育的機構。2023年水資中心持續透過倡導具環境教育意涵之旅遊、下水道推廣活動、民眾參訪綠建築、污水處理參訪等多元活動,積極推動環境永續意識。

安平水資源中心

安平水資源中心設計處理量能為每日16萬噸,平均每日妥善處理12.5萬噸生活污水,放流入安平內海,服務區域涵蓋臺南市安平區、中西區、北區與部分南區及東區,共127,489家戶。另一方面,再生水廠於2023年底提前完成第二階段再生水供應目標,每日可供應3.75萬噸再生水予南科園區,穩定臺南高科技產業水源,有助減輕大臺南地區之供水壓力。

安平水資源中心通過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及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認證等認證,再生水廠建築體取得智慧建築候選證書及綠建築候選證書,外觀以水為主題,採金屬外牆打造水廠科技感,並融合周邊紅樹林保育地景,設置多樣化設施及綠美化景觀,亦籌備環境教育中心,規劃為兼具環境教育、社區休閒與城市觀光等功能的場所。2023年水資中心已著手進行環教場所認證規劃,將配合興建進度逐步推進課程設計與導覽活動之執行,透過積極參與社區服務,致力於創造正面的社會影響力。

橋頭水資源回收中心

橋頭水資源回收中心原為岡山橋頭污水處理廠,目前處理容量為2萬噸,集污區域包含高雄市岡山區、橋頭區,將家戶產生的生活污水引入污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因應南臺灣嚴重的缺水危機及未來發展高科技產業之用水需求,橋頭再生水廠BTO計畫於2023年啟動,預計2025年底完工後,污水處理容量將由2萬噸提升為5萬噸,每日可供應再生水3萬噸予台積電楠梓園區廠,將大幅紓減大高雄地區用水壓力及供水負荷。

橋頭水資源回收中心自2023年第三季始開放參訪,活動以參觀污水處理流程以及介紹再生水廠規劃與願景為主。未來將秉持推動水資源環境教育的信念,持續規劃相關課程,朝向水資源環境教育認證場所目標邁進。

鳳山水資源中心

鳳山水資源中心係全臺六座污水處理示範廠之一,每日平均處理10.96萬噸的污水,最大清污量為13萬噸,為高雄市鳳山、大寮及鳥松地區共105,740家戶提供污水處理服務,讓民眾享有乾淨、無臭的鳳山溪水岸;鳳山水資中心亦是首例通水啟用的污水再生BTO案,每日供應4.5萬噸再生水供臨海工業區使用,大幅提升水資源調度的可靠性及彈性。

鳳山水資源中心為臺灣第一個以水資源再生為主題之環境教育園區,景觀規劃與周遭的濕地公園、河廊造景互相融合,形塑水資源與生態環境共榮景象,並於2020年獲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園區內設置結合數位科技的「水科技教育館」,以寓教於樂和互動問答的方式,介紹臺灣地理環境及氣候對水資源分布與使用的影響,促進民眾重視水資源保育。鳳山水資源中心持續響應永續教育活動,2023年與高雄地區九處還教場域建立環境教育夥伴關係聯盟,並參與高雄智慧城市展、IWA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展覽會等活動展示水處理先進技術與經驗。

臨海水資源中心

臨海水資源中心是全臺首座同時興建污水廠與再生水處理廠的再生水示範案,亦為高雄市第二座公共污水處理再利用BTO案,將前鎮區凱旋四路污水主幹線之污水,引入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分攤高雄污水區的處理量。水資中心每日可處理5.5萬噸污水,供應臨海工業區3.3萬噸再生水,提供可負擔、穩定之工業用水水源,且同時具滯洪池及環境教育場域,榮獲2022年度國家永續發展獎、2023年民間參與公共建設金擘獎-優等獎。

2023年臨海水資中心積極響應永續教育活動,作為高雄市多元水資源開發之代表性案例,在世界地球日於高雄科工館外廣場設攤推廣環境教育,參加高雄智慧城市展、IWA國際水協會亞太地區會議及展覽會,展示水資源處理技術及智能管理系統,並與高雄地區九處還教場域建立環境教育夥伴關係聯盟;於同年10月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設置包含再生能源、臺灣水資源現況、污水處理流程、實體模型展示、水循環等互動式體驗設施,並設計靜態、動態、虛擬互動與實作等環境教育課程活動,目標受眾群體涵蓋學齡兒童及社會大眾。